全國人大代表逄子劍在2025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交的《關于支持南疆2×66萬千瓦煤電項目建設的建議》,聚焦南疆能源供應與煤炭資源開發,核心內容包括推動喀拉吐孜礦區產能釋放和建設2×66萬千瓦煤電項目。以下從背景、規劃、政策支持及戰略意義四方面詳細分析: 一、背景與需求 1. 南疆能源缺口 南疆地區用電需求快速增長,冬季因供暖和工業負荷疊加,存在季節性缺電問題,亟需提升電力供應能力。 2. 資源稟賦與利用瓶頸 ? 喀拉吐孜礦區位于喀什地區莎車縣,探明煤炭儲量約1.35億噸,煤質為低硫(0.2-0.5%)、高熱值(5000-5500大卡)長焰煤,適合發電及煤化工;
? 當前礦區年產能僅240萬噸,難以匹配本地煤電轉化需求。 二、建議核心內容 1. 煤炭產能升級 ? 推動礦區總體規劃修編,將規劃總規模從240萬噸/年提升至420萬噸/年,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,配套智能化開采設備; ? 加快釋放先進產能,保障民生用能和煤電項目原料供應。 2. 煤電一體化建設 ? 規劃建設2×66萬千瓦煤電項目,作為南疆電力保供的核心支撐; ? 通過坑口電廠實現煤炭就地轉化,降低運輸成本并提升能源效率。 三、國家能源局回應與政策支持 1. 礦區規劃修編 國家能源局明確支持喀拉吐孜礦區總體規劃修編,指導新疆發改委推進相關工作,目前該礦區環評審查已通過,待自治區審批后實施產能升級。 2. 煤電項目推進 ? “十四五”期間已向新疆新增支撐性和調節性煤電建設規模,要求新疆加快已納入國家規劃的項目進度,按照“應開盡開、應投盡投”原則推進; ? 結合新疆電力供需形勢,統籌研究新增煤電規模用于南疆項目建設。 3. 技術升級與環保要求 強調引入智能化開采技術(如綜采工作面自動化)和環保設施(如瓦斯抽采系統),確保開發與生態保護協同。 四、戰略意義 1. 能源安全保障 項目建成后,可緩解南疆季節性缺電問題,并為喀什地區工業發展和民生供暖提供穩定能源。 2. 經濟與產業協同 ? 煤電一體化模式可帶動當地煤化工、裝備制造等產業鏈發展; ? 通過紅淖鐵路外運煤炭至西南缺煤省份,拓展市場輻射范圍。 3. 碳中和背景下的轉型示范 低硫煤高效利用與現代化煤礦建設,為傳統能源清潔化開發提供范本,助力“雙碳”目標。 五、下一步計劃 1. 加快礦區審批 推動喀拉吐孜礦區修編規劃盡快獲批,啟動產能升級工程。 2. 煤電項目落地 協調國家與地方資源,確保2×66萬千瓦煤電項目在2025年內開工,2027年投產。 3. 技術合作引入 吸引企業參與煤礦智能化改造和煤電設備投資,形成“政府主導+企業運營”合作模式。 結論 逄子劍代表的建議直指南疆能源結構痛點,通過煤炭產能釋放與煤電協同開發雙路徑,構建區域性能源保障體系。國家能源局的政策支持與技術導向,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堅實保障。未來需重點關注礦區審批進度與煤電項目招標動態,把握投資合作機遇。
全國人大代表逄子劍
全國人大代表逄子劍是扎根新疆南疆基層的“90后”干部,現任喀什地區招商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,曾任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黨委書記等職。他以實際行動推動鄉村振興和民生改善,成為南疆發展的見證者與參與者。
一、個人背景與基層經歷 1. 成長軌跡 逄子劍出生于山東萊陽,2014年從煙臺大學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,成為首批赴新疆基層工作的內地高校畢業生,先后在喀什地區疏勒縣、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、莎車縣的鄉鎮任職。 ? 基層工作亮點: ? 在疏勒縣巴仁鄉瓊克其其村任黨支部副書記期間,改善村容村貌,被村民稱為“小逄書記”; ? 在莎車縣推動棚戶區改造、解決居民用水難題,并引進耐鹽堿小麥新品種,提升鹽堿地農業產值。 2. 鄉村振興實踐 在巴格阿瓦提鄉任職期間,他通過科技賦能農業: ? 與中國農科院合作,推廣“京麥189”小麥品種,畝產達690公斤,較傳統品種增產30%; ? 發展特色養殖業,支持養殖大戶成立合作社,形成“養殖+飼料+屠宰”產業鏈,帶動村民增收。 二、全國人大代表履職貢獻 1. 兩會提案與建議 逄子劍聚焦南疆發展和民生需求,提交多項建議: ? 能源與交通:推動喀什市布局光伏電力外送通道、優化中吉烏鐵路國內段線路走向、支持喀拉吐孜礦區煤電一體化項目(2×66萬千瓦)建設; ? 鄉村振興:呼吁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; ? 民生保障:推動喀什徠寧國際機場改擴建,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。 2. 政策宣講與落實 作為基層代表,他積極傳達兩會精神: ? 2024年兩會后,深入田間地頭宣講糧食安全政策,推廣科學種植技術,增強農民信心; ? 協調科研機構與農戶對接,推動耐鹽堿作物和養殖技術普及。 三、榮譽與社會影響 1. 榮譽稱號 憑借卓越貢獻,逄子劍獲得多項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榮譽: ?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、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; ?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(第27屆)、自治區“人民滿意的公務員”。 2. 社會評價 央視等媒體稱其“用青春繪就邊疆新畫卷”,《新疆日報》評價他為“南疆巨變的生動縮影”。他的事跡激勵青年投身邊疆建設,展現了新時代基層干部的擔當。 四、未來工作方向 逄子劍表示將繼續以“增加農民收入”為中心任務,重點推進: 1. 農業現代化:擴大耐鹽堿作物種植,提升棉花、小麥品質;
2. 產業融合:依托喀什自貿試驗區政策,吸引龍頭企業投資,打造“現代農業+深加工”產業鏈; 3. 能源協同:推動喀拉吐孜煤礦與煤電項目聯動,保障南疆能源安全。 逄子劍的十年基層生涯,既是個人成長的縮影,更是南疆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時代見證。他的實踐為邊疆發展提供了“青年力量+科技創新+政策賦能”的鮮活樣本。